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色吧影院,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,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一,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∝

?
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院 滾動
風投 科技 創(chuàng)業(yè) 業(yè)內(nèi) 要聞
反復約定試用期?入職后薪資低于約定?法院這樣判決 環(huán)球新消息
發(fā)布日期: 2023-06-19 18:32:04 來源: 極目新聞

在簽訂勞動合同時,會面臨“試用期”的問題,同一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反復約定“試用期”合法嗎?入職后發(fā)現(xiàn)薪資待遇低于原來雙方約定怎么辦?近日,北京法院發(fā)布了兩起勞動合同糾紛案例,用法律判決對這樣的問題予以了解答。

入職兩年半公司竟先后約定五個試用期

陳先生在2018年6月份的時候入職了一家工程公司,擔任項目拓展經(jīng)理,當時工程公司和陳先生簽了一份三年期的勞動合同,合同約定試用期是3個月。3個月試用期結(jié)束后,公司出具了一份《延長試用期通知書》,認為經(jīng)過三個月的觀察,陳先生具有較強的愛崗敬業(yè)精神,但工作專長和技能未得以良好體現(xiàn)和充分發(fā)揮,決定延長試用期三個月,并在隨后再次簽了一份三年期勞動合同。


(資料圖片)

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吉喆:后來,這個工程公司就如此往復,先后一共5次跟陳先生都簽訂了3年期的勞動合同,其中5份合同里有4次約定了3個月的試用期,在3個月的期滿之后又分別延長了3個月,還有一份合同直接約定了6個月的試用期。

直到2020年12月底,該工程公司以陳先生不能勝任工作為由,向陳先生發(fā)出《試用期辭退通知書》。而此時,陳先生已經(jīng)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兩年半,始終都沒有走出試用期。

經(jīng)過法律咨詢后,陳先生提起勞動仲裁,要求工程公司承擔違法約定試用期賠償金、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,以及未休年假工資總計9萬元。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支持了陳先生的請求,工程公司不服提起訴訟。

法院審理后認為,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二款明確規(guī)定: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。工程公司在持續(xù)用工兩年半多的同時,卻與陳先生先后簽訂五份期限均在三年以上的勞動合同,并先后五次約定了試用期,直至最終解約依然是《試用期辭退通知書》。該做法嚴重違反勞動合同法中試用期的規(guī)定,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最終判決該工程公司支付陳先生試用期賠償金等各種費用9萬元。

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吉喆:作為勞動者,首先要明確知道法律的規(guī)定,同一用人單位最多只能與同一勞動者約定一次試用期,這條沒有例外的情形。所以在實踐中,不管是用人單位提出的表現(xiàn)不好或有其他客觀情形等找客觀理由來延長試用期的,實際上都屬于違法的情形。

法官提示,作為勞動者,如果遇到用人單位違法約定試用期的問題,首先有權(quán)利拒絕,也可以向勞動監(jiān)察部門投訴。如果確實發(fā)生了,則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,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。賠償標準,以試用期結(jié)束轉(zhuǎn)正后的工資為基準進行計算。

公司招聘許諾高薪入職時卻發(fā)現(xiàn)嚴重縮水

如果公司在招聘時言之鑿鑿許諾了應聘者高薪,但應聘者從原單位辭職、到新單位報到時,卻發(fā)現(xiàn)薪資待遇嚴重縮水,相信誰都難以接受,來看北京的李先生跳槽的遭遇。

求職者李先生:一開始說是電話聯(lián)系我,聯(lián)系不上,讓我加這個微信,跟我談薪資,說我已經(jīng)通過面試了。微信號是他們的人事呂某給我的,我就認定這個人是他們?nèi)肆Y源的。

李先生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,微信名為“沒有夢何必遠方”的人向他承諾月薪試用期9500,轉(zhuǎn)正之后10500元,李先生認為這樣的薪資達到了自己的預期,于是在對方的催促下,立刻向自己的原單位提出了辭職。兩天后,李先生如約收到了教育公司發(fā)來的《入職邀請函》,但卻發(fā)現(xiàn),薪資由洽談的試用期9500元,降為7200元,轉(zhuǎn)正后10500元,降為9000元。于是他立即和“沒有夢何必遠方”溝通此問題,對方的說法是他們應該搞錯了,會按照之前自己跟他講好的給。

到公司報到時,當他就薪資問題再次和人事負責人呂某溝通時,呂某表示,只能給到《入職邀請函》上的數(shù)了。

做出承諾卻不兌現(xiàn),并且給出的薪資比自己原來的還低,已經(jīng)辭職的李先生在放棄入職后越想越生氣,于是到法院起訴,要求教育公司賠償自己相應損失。

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吉喆:他覺得教育公司在面試之后已經(jīng)跟他承諾了相應的工資,他是基于這部分的信賴才辭掉了原先工作,所以李先生認為教育公司應該賠償他相應的損失。

招聘單位違背誠信法院判決賠償勞動者

招聘溝通時,教育公司的人事言之鑿鑿,承諾給出較高的薪資,但在入職時卻發(fā)現(xiàn)薪資和原先承諾的完全是兩碼事,少了2000多元,如此不守承諾的招聘,李先生在法庭上直言“根本沒想到”。而招聘單位在法庭上對此的解釋更是讓人大跌眼鏡。

在法院審理中,教育公司否認招聘時向李先生承諾過試用期工資9500,轉(zhuǎn)正之后10500,并且否認和李先生談薪資的“沒有夢何必遠方”是公司人員。

北京某教育科技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偉:這個微信“沒有夢何必遠方”,單位說沒有這個人的微信號,這個人不是我們單位的,我不知道他聯(lián)系的是誰。

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吉喆:那呂某當時為啥留這個電話?

北京某教育科技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偉:這個不太清楚。

面對教育公司的矢口否認,法官自己當庭操作,按照教育公司人事負責人呂某發(fā)給李先生的電話號碼,添加對方微信,同時要求教育公司訴訟代理人也進行現(xiàn)場驗證。

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吉喆:我現(xiàn)在拿著手機,打開微信,現(xiàn)在加這個手機號,看這個號,微信搜索完出來的就是這個,“沒有夢何必遠方”。你自己搜,搜完以后告訴我一個結(jié)果,是不是就是這個“沒有夢何必遠方”?

北京某教育科技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偉:對。

至此,教育公司對事先許諾給李先生的薪資再無可狡辯。法院最終判決教育公司賠償李先生合理損失9000元。

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鄭吉喆:根據(jù)民法典的相關規(guī)定,作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,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,應當恪守自己的承諾。本案當中基于現(xiàn)有的證據(jù),我們認為教育公司在面試的過程中,實際上已經(jīng)向李先生作出了明確的薪資承諾,在之后他沒有按照承諾進行邀約,因此應當向李先生承擔締約過失的責任。

(來源:央視新聞)

關鍵詞:
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
資訊新聞
?